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2014年:双清法院法官蛮拼的
分享到:
作者:贺力平  发布时间:2015-01-19 11:42:46 打印 字号: | |
  岁末年初,各单位都在忙着盘点一年来的收获。双清区法院也不例外,可以说,2014年是个丰收年,通过全院干警的努力拼博,司法绩效、综合考评进入全市法院系统先进行列,位同一考评行列第一名,省民意测评进入全省前100名,与去年相比前进了26个名次,化解涉诉信访案件考评全市法院系统第三名,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年初确定的“作风建设年”,得益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益于“六难三案”整治等。同时,也凝聚着全院干警的辛勤汗水。

              民调测评前进26个名次

  由于辖区是老工业区,经济发展滞后,矛盾众多,化解难度大。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官不了解,不理解,造成每年的全省民意测评名次都是在120位左右徘徊。今年年初,双清法院党组就提出要确保全年民意测评名次进入全省前100名,力争进入全省前80名的奋斗目标。他们采取狠抓司法公开,提升裁判公信度。通过上传675份裁判文书至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1300余条官方微博、6件庭审网络图文直播、2次法院开放日活动,并从有限的经费中挤用2万元钱对辖区所有移动手机全部发送了法律宣传短信,使群众了解了法院,对法院做出判决的满意率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双清法院对公车进行改革,除保留必要的办公办案车辆外,对其余8台车辆全部交由区国资办公开拍卖或报废。成立作风建设督查组,不定期对工作作风、庭审作风进行检查,全年检查105次,下发通报6起。对一名公车私用的干警严肃处理,毫不留情,上报区委等部门经法定程序给予警告处分并免职。双清区政协委员、担任该院的民主监督员谢琴清说:“双清法院通过司法公开和对违纪人员严肃处理,让民众对法院工作更加了解了,在省民意测评中,我对法院的工作就打了十分。”

            向人大代表发放工作简报3280封

  为了更好地改进司法作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双清法院每年都要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工作简报数千封。2014年更是从往年的2000余封提高到了3280封。

  该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伊始,就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案件当事人等发放征求意见信178封,并在信封内装上了邮寄回法院的信封、邮票等,并邀请民主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友召开征求意见专题座谈会;派出院领导深入到条件艰苦、困难较多的企业、社区、学校、帮扶点和机关单位征求意见20余次。对收到的建议、意见及时登记,并召开了党组会进行专题研究和反醒,对正确的意见、建议及时采纳,并反馈给代表、委员和当事人等。

  双清法院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工作4次,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3次,院长带领党组成员走访人大代表25人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庭审观摩和见证执行32场次,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18次,向人大代表寄送法院工作简报18期3280封。

双清法院的代表联络工作实现了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法院工作自觉、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全方位、全时制的监督步入了新常态。

               街头开展法律咨询12场次

  为了提升法院公知度,使人民群众知道法院、了解法院、支持法院工作,双法法院大力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和巡回审判活动,组织经验丰富的法官利用休息日时间到青龙桥头、东风路步行街等地为过往市民解答法律疑惑。每次咨询活动现场,都设置了刑事、民事、立案、行政、执行等法律咨询台,针对辖区重大项目多和征地拆迁多的实际,双清法院还专门开设征地拆迁和涉民生执行等其他新类型法律咨询项目,并制作了宣传条幅,摆放了宣传展板,备齐了宣传资料。向过往群众发放法律宣传手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前来的群众就所关心的民间借贷纠纷、离婚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继承纠纷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向法官咨询,法官们耐心解释,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群众解决法律上遇到的难题。法官们还将自己的联系方式,下次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的时间、地点等告诉过往路人,以便随时解答人民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为诉讼提供适度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对社区邻里、婚姻家庭等纠纷进行诉前调解。前来咨询的刘某说:“以前,我对法院不了解,不知道法院是干什么的,现在法官给我联系电话,有什么纠纷就可以找他们帮助调解。”据统计,2014年,开展街头法律咨询活动12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8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500余人,现场化解矛盾56起。

  双清法院还选取典型案件到田间地头、当事人家中开庭,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2014年到辖区的汽车站办事处、湘运新村等地巡回办案65件。人民群众普遍感到,法官的亲和力越来越强了。双清法院还通过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在湖南日报、邵阳日报、邵阳新闻网、邵阳电视台等媒体上推介工作经验,反映工作情况,全年共在市级以上媒体上稿486余篇。并在有限的经费中挤出2万元对区内所有移动手机用户发送了法制宣传短信,使人民群众对法院认同感明显增强。

             化解涉诉信访积案11件

  辖区是老工业区,下岗职工多,涉诉信访案件多,化解难度大。面对严峻形势,双清法院多措并举提高服判息诉率,2014年与2013年相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保证了新访案件不增加,21件老访案件己逐步化解了11件,涉诉信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堵住涉诉信访的源头,双清法院牢固树立“立、审、执”一体的预防涉诉信访案件工作思路,在立案时就分析和研判有无信访苗头和可能出现信访问题的倾向性因素,并及时告知诉讼风险,做好当事人的思想疏导和说服教育工作。使当事人对起诉案件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诉讼风险有明确的理解和认识,减少当事人不必要的诉累,同时也预防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立案后,承办法官认真做好案件诉讼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对存有信访苗头性、倾向性或可能引发群体性社会问题等重点案件,坚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全面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对排查出的问题主动化解,提前制定稳控措施,把问题处置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多方联动化解。双清法院对重大的涉诉信访案件及相关情况,及时向区委、区人大、区政法委和上级法院汇报,积极争取其对做好涉诉信访工作的重视、指导和支持,并加强与公安、检察院、乡镇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系网络,及时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教育、稳控、处置工作,积极构建领导重视、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在个案的化解中,还注重发挥律师的作用,帮助做好法律释明工作。对有困难的信访当事人,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帮助度过生活难关,2014年累计向特困信访人发放司法救助基金12万余元,有效缓解了信访压力。

  2014年,双清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经考评在全市基层法院中排第三,进入先进行列。院长刘瑜高兴地说:“把全院各项工作比作一个人的各项器官,涉诉信访工作就像肺,民意测评工作就像肝,过去都像得了癌症一样,2014年终于治好了。”
来源:邵阳市双清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贺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