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双清法院认真领会活动实质,从扎实改进工作作风入手,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创新司法为民举措,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活动带来的作风新气象,以此提升司法公信,
一是开展“实打实”转变作风行动,强化司法为民意识。针对个别干警对待群众存在“生冷硬横推”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全院开展专项治理,在接待群众方面要求全体干警保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态度,作到当事人进门有一声问候,有一个笑脸,递一杯热茶,让一个座位,走时笑脸相送,并尽量让群众少跑腿,少误工、少等待,强化司法为民的意识。
二是开展“点对点”畅通民意行动,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立案前,向当事人详细解释有关法律规定和告知诉讼风险,合理预判诉讼结果,引导其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立案后,随案寄送诉讼服务监督卡。并把全院分成十个走访和回访组,对辖区企业、群众、案件当事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走访,对重要案件及对判决结果不服的当事人进行重点回访,今年以来,共走访2000余人,回访案件当事人120余次,多渠道听取民意,改进工作。
三是开展“手拉手”帮贫扶困行动,努力减轻群众诉累。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实行诉讼费“减、免、缓”,推行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和执行救助制度,为符合条件的10名刑事案件被告人指定了辩护律师,缓减免诉讼费12万余元,发放救助金30余万元。对追讨农民工工资,追索抚养费、赡养费以及涉妇女、老人、儿童合法权益的纠纷,开辟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努力减轻群众诉累。
四是开展“肩并肩”化解矛盾行动,力促案结事了人和。充分借助政府机关、调解组织、调解人员、消费者协会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力量,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庭外和诉前。对一些疑难信访案件,积极争取当事人所在地基层组织的支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力促案结事了人和。今年来,诉前化解矛盾32起,妥善处理各类涉诉信访案件6件,涉诉信访工作呈现出信访总量趋于下降、无新发信访案件、人民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的新气象。
五是开展“心贴心”便民服务行动,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以方便群众诉讼为出发点,积极探索邮寄立案、网上立案、电话立案等,推出导诉员导诉、电子送达等便民新举措,做到来诉有人引导,材料有人收转,约见有人安排,风险有人提示,疑问有人解答,使当事人切身感受到诉讼过程就是感觉公平正义的过程。继续开展法官到学校、乡村、企业、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庭审理案件,并把生产生活中涉及的法律知识编成小册子,组织法官利用休息时间进社区、村组发放和为群众解答法律疑惑,今年以来,共发宣传手册6000余份,巡回审理案件48件,接受咨询1500余人次,举行专门法律知识讲座12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