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苑盛开文明花
——双清区人民法院争创市文明窗口单位纪实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08-11-30 16:14:53 打印 字号: | |

    走近位于佘湖山脚下的双清区法院新院址,您定会感觉到,这里环境优雅,秩序井然,审判人员精神饱满、言行文明规范,到处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而2008年上半年同比分别提高46%、76%、80%的诉讼收案数、结案数、调解结案数,更是振奋人心,这些都源自法院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用新的文明建设目标和工作要求助力审执工作、助力队伍建设,重新激发队伍活力所取得的成效。

    新思路、新目标,营造浓厚争创氛围

    2007年,双清干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多年来,法院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也曾取得过较好的成绩,但受诉讼案源锐减、诉讼费用大幅下调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该院多项司法绩效指标跌至低点,案件质量也出现了明显滑坡、干警的工作积极性普通不高。面对此种状况,6月份刚刚上任的黄建民院长深刻地意识到,要想在最短的时间改变落后局面,只有以高起点的争创思路、争创目标,深挖内部潜力,才能重新唤醒队伍的勃勃生机。为此,新任党组仔细研究后提出了 “党组挂帅,中层担纲,全体参与,重在实效”的创建工作思路,同时凭借着“敢向一流叫板,敢于给自己加压”的勇气和魄力,黄院长还给自己和全体干警制定了“一年内,双清的司法绩效考核冲进全市前三名,完成市级文明单位争创;二年内力争进入全省前五十名,达到省级文明标准”的工作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院长亲自挂帅,专门成立了文明争创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院的争创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规定了分阶段的争创措施和要达到的效果、完成的目标,还把文明争创工作具体化、指标化纳入年度的岗位目标考核中,量化、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位干警身上。党组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的举动,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干警,也重新焕发了干警的工作热情的信心,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日渐浓厚。

    重投入、强基础,努力改善创建条件

    2007年10月以前,双清法院近70余名干警挤在70年代末建造的一栋老式办公楼内工作,审判区、办公区混杂,人员进出散乱,造成院内环境难以管理,人员办公拥挤、审判庭紧张、庭审不规范,极大地影响了文明创建工作。为了加快机关面貌的改变,我院一方面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自筹资金,兴建现代化的审判综合大楼, 07年10 月22 日该院新址审判大楼顺利落成并启用。新大楼内设审判场所齐全,内部功能趋于完善:视频会议室、停车场、监控机房,布局合理,秩序井然;成为建院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2008年,该院又继续加大装备投入,先后建成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审判庭以及干警食堂,努力从细微之处体现文明风貌,提升文明程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坚实的法治“广场”。

    挖潜力、强素质,夯实打牢创建基础

    文明创建工作,说到底就是解决人的素质问题,为此我院以增强干警自身能力、完成规范化建设为中心,深挖内部潜力,对过“三抓两整合”,不断夯实创建基础。抓思想教育,认真坚持周五学习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习、大讨论”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不断打牢队伍的思想根基,干警们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抓业务素质,鼓励干警参加各种业内外的专项学习,深入开展案例讲评、庭审观摩、调解能手与执行能手评比等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竞赛活动,仅今年1-8月就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40人次进行旁听观摩,组织庭审观摩、评议7场,促进了干警业务水平的提高;抓廉政建设,科学落实廉政责任制,突出对干警八小时外“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构建“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不必为”的廉政建设长效机制,连续五年实现干警违法违纪“零指标”;整合制度建设、整合人力资源,围绕“小法院大作为新作为”的争创目标,在管理上推出“三化”管理新举措:即审判管理专业化、目标考核精细化、队伍考评序列化。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与审监庭合署办公,专抓审判质效管理监督。建立法官个人执法档案,岗位目标考核到庭、到人,年度队伍综合考评分序列进行,人员任用坚持以发展和效果论英雄,以办案质效论能力,以勤廉公正论高下,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队伍考评机制,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

    重审判、讲实效,突出行业创建特色

    将保障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创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审执工作为重心,始终坚持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并重。刑事审判全力维护“平安邵阳”,近五年来刑事案件的诉讼结案率始终维持在93%的高水平线上,今年上半年已审结各类案件57件82人,并通过合理的效率机制,创造了诉讼结案率98%、案件平均审理周期25天的历史新记录;民商审判构筑“活力邵阳”,结合本地发展特点,为各类经济主体提供平等的法律保护,仅2007年一年,就审结各类案件902年,结案标的4600万元,坚持“调判结合”,上半年民商案件的调解达到了67%,民事审判三庭更是以91%的调解率,位列全省第一;行政、执行构筑“诚信邵阳”, 通过开展“行政案件质效双优办案竞赛”活动,全面提升办案质效,积极协调好“官民关系”。通过构建社会化执行网络,建立执行威慑机制、积案清理长效机制“执行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将公正司法、文明司法、为民司法作为法院文明创建工的客观要求,认真落实司法为民措施,提高司法服务水平,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把提高案件质量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切实抓好,通过每案必查、逐月通报排名等措施,使案件质量稳步提高,二审改判率逐年下降;积极开展立案、信访文明窗口建设,实行“一站式”立案服务,加强诉讼风险指引,坚持院长接待日、初访责任制,大胆尝试全员轮流接访制,连续三年开展“上门走访”活动,累计走访群众5000多户,现场调处矛盾纠纷百余起,实现了“有诉必理,有访必接;加强司法救助,建立追偿劳动报酬、追索抚养费等多项涉及民生案件的“绿色诉讼通道”,近两年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实行缓、减、免交诉讼费32万元,发放执行救助金3万元,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拓载体、丰形式,充实群众性创建内容

    在创建活动中,注重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创建活动,使干警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精神文明的洗礼,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开展义务献血活动,全院献血总量已达20000毫升,开展义务法律咨询、义务清扫等大型志愿者活动达30余次;每年都要举办支持贫困地区、灾区建设的专项捐款活动,定向援助了10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认真开展了“文明庭室”、“文明楼院”、“文明户”评比活动,积极举办文艺晚会、乒乓球竞赛、长跑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法院文化氛围。创建带来了新气象,创建创出了新面貌。一年多来,我院及相关业务部门多次受到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的表彰,有6人受到嘉奖,有3人被授予市“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政法干警”称号,民事审判庭继2007年被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后,今年又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这也是全省法院系统唯一的入选单位。

来源:双清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