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双清区法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他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在一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卓越的工作业绩。
新班子树新形象
新班子牢固树立党的领导和优质服务意识,从提高认识、主动接受监督入手,通过“勤走访,多邀请”的工作方式,先后召开了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代表恳谈会和人民陪审员、法院形象监督员的座谈会,分头走访了辖区10余家重点企业和100多户居民,认真听取各界人士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围绕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新班子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发扬民主,合理分配领导职权,不断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营造了和谐创业者浓厚氛围,增强了班子合力,逐渐在党委、人大和干警中树立起“敢干事、干实事”的新班子形象。
新标准立新承诺
“一年内,双清的司法绩效考核要从落后序列中冲进全市前三名,二年内力争进入全省前五十名”。这就是新任班子制定的第一个工作目标。今年4月,在区三届一次代表大会上,黄建民院长还代表全院郑重向与会代表和全区人民作出了“有诉必理、有判必公、有执必果、有访必接”的四项服务承诺,为了让代表、委员准确评价法院今后的新转变和新成效,法院的工作报告还列出了十余项具体的考核指标数,引起了代表们地强烈反响。黄院长表示:“我们就是要送大家一把有精确刻度的尺子,来量量我们的工作、我们的队伍,我也深信双清法院经得起丈量!”。而今年1-6月同比提高50%的诉讼收案数和82%的诉讼结案数、同比下降了15%的未结案件数,有力地证明了解双清法院在努力践行自己的新承诺。
新措施显新活力
翻开双清法院的院志,2008年,有这么四件事格外引人注目:一是院里建立了法官个人执法档案。政工室为每名干警都设了一本“分类帐”,详细记录了个人的基本信息、年度审执案件数、案件质量评查成绩、阶段性重要工作、受奖受罚等到情况。二是新年度的岗位目标考核方案,首次将全院的所有考核指标细化、分配到了个人头上。三是新年度业务庭室进行了一次“大瘦身”、“大换血”,刑事、行政、民事三类主要业务庭的人员编制由原来的6人核减为4人,全院的十一部门进行了一次岗位大轮换,新提任的两名专职委员分别被充实到审判管理和涉诉涉访部门。四是院党组四处筹措资金,建成了设施具备、条件完善的干警食堂。这四项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在全院形成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动态考评机制,激发了干警强烈的工作热情。如今“比出勤、比开庭”已在干警中广泛流行,月最高开庭记录一次次被刷新,休息日加班赶写裁判文书的现象比比皆是,追求高效在该院蔚然成风。今年1-6月,在人员核减一半,收案数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8%、74%、66%的情况下,婚姻家庭、商事合同、权属纠纷三类案件的结案数,仍旧分别提高了29%、117%、148%,成功实现了班子“减员增效”的工作意图。
新要求出新成效
“精质量、重实效”——这是领导班子对全体干警的两项新要求,同时他们还将08年定为双清法院的“案件质量建设年”。围绕这一要求,双清法院把案件优良率、重审改判率作为体现司法公正的最具体的标尺,通过对新结案件的交叉评查、重审改判案件的逐案分析追究,今年上半年,该院的一审案件上诉率、二审改判和发回重审率与去年同比都有了大幅下降,新结案件的院内评查合格率达到了100%。此外双清法院还把“案结事了”作为体现司法公正的一个最形象化的标志,采取了诸如全前调解、判前讲法、判后答疑等多项纠纷解决机制,积极促成“案结事了”,全院1-5月的诉讼案件调解率与去年同比提高了40%。该院专职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案件审理工作的民三庭,还通过“提前介入”、“庭前探视”的措施,拉近了办案法官与当事人的情感距离,积极为调解结案创造机会。在年初的冰灾期间,该庭4名法官始终与事故处理中心的民警坚守在一线,创下了日调解15起交通事故的最高记录,今年1-5月该庭新收案件的调解结案率更高达95%,被评“省级青年文明号”。
新理念铸新风尚
“关注民生”——这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后,干警脑海中逐渐清晰地理念,也是新任领导班子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在面对即将失学无奈向下落不明的父母追索抚养费的少年时,院内,一次“爱心助学”活动也在悄悄地进行着,干警们你100,我50,院外,院领导多次往返奔波于民政部门,为少年争取低保救助;在面对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之时,在市、区所有的义务抗灾行动中,双清法院总是那支人员最齐整、战斗力最强的队伍之一;在面对 “5.12”大地震之时,无需发动、无需号召,一份凝聚了全院67名干警拳拳之心的15000多元的“特殊党费”,在第一时间捐向灾区。如今,努力追求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全面履行法院的审判职能与社会职能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所有干警的心中。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双清法院的新任领导班子和全体干警正是凭借这一思路,走出了低谷,如今“登高眺远景,满院溢馨香,风正一帆悬,恰是扬帆时”,双清法院正向着人民满意法院的目标大踏涉迈进。